記者:張婯嬅  攝影;劉文彬 報導

一大早6點鐘,邱慶禧開了30多分鐘的車,從南投國姓鄉,跑到草屯批發市場買菜。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理事長邱慶禧:「美女,老闆娘早,老闆早,給我2條肉排、里肌肉。」

知道邱慶禧免費幫獨居老人做便當,老闆很熱心的送上私房菜。肉販老闆娘:「我一塊鹹豬肉給你吃。」邱慶禧:「好,謝謝。」肉販老闆娘:「那些豬腸子給你好嗎?」邱慶禧:「好,謝謝,感謝。」肉販老闆娘:「半買半相送。」

半買半送的還有這攤魚販。邱慶禧:「要2箱的肉魚。」魚販:「有。」

以前邱慶禧都在自家附近市場採買,可以照顧家鄉的攤販,但每天準備100多個便當,一個月菜錢超過10萬元,實在吃不消,苦撐一年後,轉到批發市場買菜,市場的老朋友,好心幫忙,每個禮拜都送菜頭粿,逢年過節的湯圓、發粿,也全由老闆免費提供。邱慶禧:「這個要給我們的?」攤販老闆曾敏煌:「對,他是義務性的,我就幫忙。」

而且幫得很徹底,力挺邱慶禧創辦的協會,還擔任要職。邱慶禧:「一路走來,現在他又是我們協會的理事,又把他找進來當協會的理事。」老闆送菜頭粿已經10年了,從不間斷,同樣免費提供10年的,還有這位菜販。邱慶禧:「這要給我們嗎?」菜販洪正竹:「對…,這要給你們的。」已經準備好幾箱各類蔬菜,菜販洪正竹仍擔心不夠吃,拚命把青菜放進藍子裏。邱慶禧:「這樣菜很多了,這樣葉菜類已經很多了。」

洪正竹不種菜,眼前的青菜,全是跟大盤商買來的,卻好像不用錢,全送給邱慶禧,而且每個禮拜都捐錢給協會,10年如一日。菜販洪正竹:「他為人很好,也是義務性的,有人吃到他的便當,事實如此。」記者:「你去看過覺得如何?」洪正竹:「就支持他,妳說的,社會就是要共同支持,才能維持,沒有大家維持支持,到時候也會中斷。」

邱慶禧:「你也很有愛心,所以說做社會福利,遇到都是一群的好朋友、一群好心的人,所以說,我們時常講的,有你真好,有你我們才會持續走得更遠,走得更穩健。」

助一臂之力的,還有寺廟,長期資助協會免於無米之炊。邱慶禧:「台灣最多的是什麼?廟宇,這些廟每次的普渡,都要用很多的白米,一些乾糧,所以一些廟宇我們就連結了,只要有拜拜,就把白米送給我們,這些白米我們不用買,沙拉油也不用買,一些乾糧,我們也不用買。」邱慶禧:「麗玲媽媽,這菜頭粿,日托老人要用的,妳切一切,蛋煎完,接下去煎一煎。」

廚房突然間忙了起來,大夥開始為獨居老人準備午餐,有人煎菜頭粿,有人負責切菜、炸豬排,人手不夠,理事長邱慶禧也來幫忙,擔心豬排的酥粉太硬,老人家咬不動,一再提醒煮菜的大姐,豬排要再滷過。邱慶禧:「妳那邊是還沒浸泡,等一下再倒下去浸泡。」邱慶禧:「我們本身菜會切得比較細一點,也會煮比較爛一點,因為老人幾乎都沒有牙齒。」

菜煮爛一點,只是大原則,廚房的佈告欄貼了一張個案對食物的喜好表,誰喜歡吃什麼,不吃什麼,都詳細紀錄,還有「不吃雞、鴨、鵝」,「飯、菜要分開」,「不吃茄子、不吃羹、不吃豆芽菜」,甚至老人家要求羹裏頭不加醋,都一一做到,儘管一天要準備100多個便當。

邱慶禧:「每個人的需求,我們都把他當做自己父母親的照顧,所以我們送餐,不是因為便當的關係,而是因他本身吃的因素。」

設身處地為獨居老人著想,每個人都有專屬的便當盒,還一次準備2個。邱慶禧:「個案的名字,我們都會把它編號,名字編上去,就是早上送便當去,再收一個他昨天吃過的便當回來,回來的便當要重新洗過,再消毒過,所以每個個案會覺得說,以前不知道為什麼要寫這個名字,每個個案的習慣不同,有的是有潔癖的,他是不希望吃到別人的便當盒,所以我們都是特定一個個案,就是2個便當替換。」

不過,另一個角落,卻又出現紙盒便當,原來是為吃素老人家特別準備的素便當,由於老人家年紀大,不方便洗便當盒,就改用紙盒;處處可以看到用心送便當,也不僅僅只是送便當。

邱慶禧:「社區媽媽送便當,就打電話回來說,某個老人因為身體不好,我們及時把老人送到醫院去,事實上,是一個快遞就,是它是要簽收的便當,最主要要看到老人,我們才放心,看不到老人,我們就要開始追這個老人跑到那裏去了?」便當一一盛好飯菜,也裝滿了愛心,社區媽媽小心翼翼將打包好的便當,放在摩托車的腳踏板上,來回一再確定是否牢固,因為下雨了,山路彎道多,得特別小心準備妥當。

穿上雨衣,這群便當天使出發了,邱慶禧今天也要幫忙送便當,最遠的個案,離協會20多公里遠,開車也得要花20分鐘。邱慶禧:「有兩樣青菜和一個煎菜脯蛋,還有一個肉排。」老人黃石乾:「哦,這麼好。」邱慶禧:「是,我幫你放在籃子裏,還是現在要吃?」黃石乾:「放在籃子裏。」

邱慶禧很貼心的將菜色唸過一遍,因為黃石乾眼睛看不見,便當要懸空,免得被野貓偷吃,一個人住在鐵皮屋,租金是協會幫他付的,每個禮拜居服員也會帶他回醫院複診。

由於腦部長腫瘤,壓迫視神經,導致失明,情緒有時也會失控,責罵義務幫他的居服員。邱慶禧:「他是因為精神上,加上他後面的神經有壓迫到,所以有時他會產生幻覺,脾氣就比較會暴躁,所以說,還是要來安慰他。」邱慶禧:「我們都很清楚他的狀況,所以都會儘量。」獨居老人黃石乾:「他們的居服員還原諒我,會原諒我,很好耶。」

10年來,黃石乾都活在黑暗裏,邱慶禧一路陪伴,打點他的生活所需。獨居老人黃石乾:「都是邱理事長大善人幫忙我,不然我活不到現在,也不可能站在這裡,我每天都要吃藥,2種、3種。」

記者:「心情有沒有比較好?」黃石乾:「比較好了啦,有恩人啦,人家這樣幫忙我了,我不勇敢活下去,也對不起他啦。」邱慶禧:「好,我先去送其他地方的便當。」黃石乾:「感恩,再見。」邱慶禧:「你要保重,下雨天不要出來。」黃石乾:「你功德無量。」邱慶禧:「下雨天不要出來,我先走了,再見。」

下一個個案,住得更深山,汽車到不了門口,得走一小段路。

邱慶禧:「阿婆,吃飯了!」阿婆已經快90歲了先生、兩個兒子相繼過世,自己一個人住在山裏,每天吃齋唸佛,邱慶禧想把她安置到機構,阿婆不願意離開,她坐在藤椅上,一張圓板凳舖上毛巾把它當餐桌,阿婆剝開皇帝豆的外皮,細細品嚐社區媽媽為她準備的午餐,慢慢咀嚼,一粒接一粒,阿婆似乎吃得很開心。邱慶禧:「阿婆,好不好吃?好吃嗎?好吃嗎?」

記者:「要講客語?」邱慶禧:「對,要講客語。」

阿婆的笑容很靦腆,不太愛說話,深邃的大眼睛,刻意閃躲,內心的空虛,讓人探不到底,還好有協會每天送便當來,如同門外灑落屋裡的陽光,溫暖了她的心。

邱慶禧:「我時常講,我父母親是最多的,所以我照顧100多個,就把他當成我自己的父母親一樣這樣的來照顧,他們事實上,你可以感受到什麼最幸福?有父母親最多,是最幸福的,一路走來,是不會累,只要看到老人的笑容、老人感恩的心,你做得就非常的快樂。」

邱慶禧原本開機車行,從事社福,要從10年前921地震說起;當時村子裏有16個人,不幸往生,他的房子倒了,竟毫髮無傷,孩子也只是輕微割傷,熱心的他,號召社區媽媽,在學校操場煮大鍋菜,全村人聚在一起吃飯,也順便幫獨居老人送便當,就這樣從1個村到3個村,3個月後,送到13個村。

921重建委員會,賦予他重建重任,答應給他180萬改善貨櫃屋搭成的工作站,設備都買齊了,卻因為他不是立案的團體,拿不到錢。邱慶禧:「對我一個黑手來講,我那懂得那麼多?所以那時候就真的很挫敗,我說錢,設備都買下去了,那筆錢,你叫我怎麼辦?沒辦法,拿家裏的房子到銀行去抵押200萬,來解決這個債務。」

最後修改日期: 2022-03-14

作者